沈阳电机厂“工人村生活馆”讲述昨天故事
新中国成立之初,沈阳这个重工业城市,曾被誉为“共和国长子”;而铁西区,则被称之为“东方鲁尔”。如今,沧桑巨变的铁西区,早已被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所取代。所幸的是,在铁西区十马路与十一马路之间的赞工街,却依然保留着那个火红年代“工人村”的一个建筑群,并设置了一座“工人村生活馆”。
步入“工人村生活馆”,人们顿觉时光倒流,立即被温馨的记忆沉浸得如醉如痴。
五年建成“工人村”
“鲁尔”是德国西部的重要工业区,举世闻名;饱含工人们喜怒哀乐的“工人村”,则是铁西区“东方鲁尔”的代名词,在上世纪50年代同样举世闻名。
“工人村生活馆”史料记载,1952年9月23日,“工人村”建设工程开工。当年的副市长焦若愚在“开工典礼”上说道:随着生产的发展,今后将有更多的“工人村”出现。当天,7000多名建筑工人联名给毛主席写信,誓言“盖好工人村”、“让咱们的阶级兄弟早一天搬进去”,决心在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提前完成任务。那时,“工人村”建筑工地流行一首歌曲,歌中唱道:“和平花朵遍地开,座座楼房盖起来,昨天还是荒野草地,几天就让他楼成排。”歌声中,建筑工地上“劳动竞赛”场面热火朝天。1952年12月,经过仅仅两个半月的艰苦奋战,工人村一期工程宣告竣工,建筑面积达10.8408万平方米的79栋大楼、3396间家属宿舍和独身宿舍拔地而起,创造了当年沈阳建筑史上的奇迹。
此后,从1952年到1957年,又陆续建造了64栋大楼。至此,“工人村”共计143栋大楼,形成5个建筑群。这些住宅大楼,清一色的红砖砌筑、起脊灰瓦闷顶、楼高三层,房檐之下饰有三层叠涩线条,楼门上有回纹、券顶装饰。每栋楼层一般均有3个房门,正中房间为“三阳”式,正中为卫生间、厨房,左、右为卧室,左侧卧室还有一小间储存室;左、右卧室均有双开门,门外为两端立柱的小阳台。“工人村”按照前苏联标准设计建造,形成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的苏式风格建筑群。
上世纪五十年代豪华区
“工人村”建成后,沈阳冶炼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电缆厂等44家大、中型国营企业,在“工人村”设立了家属宿舍。各大、中型国营企业对住房分配都非常重视。当年,根据企业制定的《职工住宅分配办法》规定,凡是劳动模范、对企业作出巨大贡献的职工,都可申请到“工人村”居住。据“工人村生活馆”资料记载,当年,沈阳冶炼厂制定的分房条件,必须累计330分才有资格申请住房。入住“工人村”后,每月要交纳房费、水费、电费等费用合计4元多。
所以,在那年月,对于一般工人来说,入住“工人村”,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奢望。因为“工人村”的房间内,有自来水、下水、煤气、暖气、厕所。那叫“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堪称当时的“豪华小区”,一般工人没资格居住。所以,“工人村”的第一批住户,多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厂级干部、劳动模范、高级知识分子、高级技术工人等等。各个大、中型国营企业,还为入住“工人村”的人员统一配备了双人木床、两屉桌、米箱等生活用品。
当初,“工人村”绿地面积达70%,每个建筑群内都设有秋千、滑梯、单杠、转椅、滑车等游艺设施。
后来,随着住房条件不断改善,一般工人才有机会陆续住进“工人村”。
上班车队汇洪流
“工人村生活馆”展厅内,陈列的一辆“28型”自行车,勾起五六十岁人们的感慨。
那时候,自行车是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有“白山”、“永久”、“凤凰”、“金鹿”等品牌,型号一般为“28型”。其中,最为时髦的当属全链盒“凤凰”牌。自行车是男青年职工的最爱,每天都要擦上几遍,还要在车把下面的标牌上系上红绸子,以防褪色。
当年,大、中型工厂主要集中在铁西区建设大路至北二马路之间地带。每逢春夏清晨,“工人村”中便涌出股股自行车车流,然后汇集到通往各个工厂的街路上,最终形成浩浩荡荡的自行车洪流。
那年月,男青年职工的时髦打扮是:头发抿得倍儿亮,身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工作服,领口处露出雪白的衬衫衣领,戴洁白的线手套,脚穿擦得雪亮的皮鞋,白袜子。男青年职工的自行车车座要拔得很高,显得身形挺阔。后面货架子上套着一个宽宽的黑色松紧胶带,紧紧勒着一个铝饭盒,有的还附加一个较小的铝菜盒,这是他们的愉快午餐。女青年职工大多骑“26型”自行车,梳短发或扎小辫,穿白衬衫或花格衬衫,蓝色裤子或军裤,脚穿黑趟绒白塑料底拉带布鞋,白袜子。车后货架子上,照样带着午餐饭盒。
一路之上,相识的男女职工们边骑车、边聊天,一时间,自行车车铃声、笑语欢声,汇成一首和谐的职工上班交响乐章。
吊铺解决住房难
“工人村生活馆”再现了当年“工人村”居家的生活状况。
当年的房间十分狭小,家庭摆设不过简易床铺、两屉桌或三屉桌、老式立柜、板凳、高低柜、木箱而已。“家电”仅有收音机、挂钟等。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逐渐出现了缝纫机、自行车。至于电视机,那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儿,还是小荧屏黑白的。
居民黄禄昶,1956年任沈阳电机厂厂长,曾参与设计、试制共和国第一台电机。黄禄昶有4个孩子,房间狭小放不下4张床,他便在里屋给孩子们搭了个大通铺。
上世纪70年代,“工人村”住房十分拥挤。李树义家有4个孩子,大儿子结婚之后没有住房,只能依然住在家里。李树义便搭建了吊铺,以便“增加”房屋面积。大儿子和儿媳住在靠里面床上,拉帘用以屏蔽;老两口儿住在吊铺下边;两个儿子住在吊铺之上;最小儿子则住在壁橱里。于是,14平方米的住房,竟然住了7口人。那时候,搭建吊铺,成为“工人村” 居家的一大特色。
李辉哲是沈阳冶炼厂的八级工匠,1957年分到了“工人村”71栋的一大单间住房。当时,一个单元的套间住房,要分成两家居住。他的同门邻居子女多,住房拥挤,他便将自己的大房间让给邻居居住,并一直按照大房间缴纳房费。那年月的人际关系、邻里之情,是何等的淳朴、真挚。
邻里帮忙办婚事
“工人村生活馆”记载了当年工人们的生活状况。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结婚办喜事不兴到饭店操办,而是在家里张罗。办喜事前一天,邻居们就开始忙活起来,家家屋里收拾得干净利落,准备招待来宾客人。邻居们还在楼下七手八脚地支起帆布大棚,搭建“八卦”炉灶,通过关系请来饭店的厨师,煎炒烹炸备料,比如每桌必不可少的红烧鱼,必须事先过油;四喜丸子要提前蒸好等等,以便第二天的酒席上菜及时。锅、碗、瓢、盆、盘都是邻居们提供的,所以花色品种各异、大小不一,碗、盘底部,还要贴上各家姓名,以免宴席过后还错人家。
婚礼仪式要在男方家里举行,尽管屋子小很局促,但也不失热烈、喜庆。婚礼之后,来宾们便到邻居各家落座就餐。来回端菜的、送酒的,自然全由邻居们张罗。
当时的新房布置很简单:一张木制双人床、一个两屉桌或三屉桌、一个小书架、两只皮箱或木箱、一个炕琴柜或立柜等等。新房的家具也都是请木匠制作的。那年月木匠干活不要报酬,主人家请客喝酒便足以。
购物娱乐都方便
建于1953年的“工人村大合社”,是个以经营副食为主,兼营百货的综合性商店,百货、蔬菜、熟食、海鲜、干调等一应俱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人村大合社”供应的蔬菜,以白菜、萝卜、土豆为主。由于那时食油紧缺,人们买肉时,都争相购买板油或肥肉,然后代替食油炒菜。那时的布料都是棉布,大多为黑、灰、蓝、白几种颜色。化妆品柜台商品比较匮乏,有友谊雪花膏、万紫千红雪花膏、葵花牌肥皂、飞天牌香皂等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尽管工人们收入微薄,但物价却十分低廉,人们生活得怡然自得。“工人村生活馆”展示,那时,蔬菜价格都写在小黑板上,比如:香菜1.2角、南瓜1.3角、黄瓜8分、茄子7分、洋葱6分、大葱4分、柿子3分、猪肉4.7角等等。除了“大合社”之外,还有邮局、浴池、电影院、理发店、粮站、小学校、幼儿园、饭店等等,人们生活十分方便。
“工人村第一粮站”于1953年成立,负责供应周围3000余户居民、1万多人口的粮食。当年,每家都有一个“购粮证”,按照月份、人口计划供应粮食。于是,每当月底提前出售下月口粮时,粮站外都会排起购粮长队。为方便“双职工”买粮,粮站成立了“夜卖店”,24小时卖粮。每当夜晚粮站门口亮起红灯时,人们便纷纷前去买粮。“文革”期间,“工人村”的人们给粮站夜卖店取了个雅号:“红灯站”。那时候的主食,以高粱米、玉米面等粗粮为主,大米、白面每月仅仅供应几斤,可谓凤毛麟脚。
铁西邮局“工人村支局”于1955年成立,主要业务有:国内函件、普通汇兑、包裹邮寄、电信及报纸杂志发行。
1956年成立的“工人村饭店”,是铁西区第一家国营饭店。成立之初,“工人村饭店”集中了铁西区手艺拔尖儿的厨师,饭菜味道纯正,价格低廉。
1953年8月,有轨电车延至“工人村”,当时票价5分钱。同年10月,通往“工人村”的大型煤气管道建成投入使用,“工人村”的4000余户居民用上了煤气。
三转一响一咔嚓
上世纪80年代初,一大批青年职工到了结婚年龄,各个工矿企业开始着手改建、扩建职工住房。不少老住户陆续从“工人村”搬出;新住户接踵而至搬入,居住条件发生了变化。1982年,不少大、中型国营企业对“工人村”宿舍进行集中调房,部分职工由原来的两家住一个单元,调整为一家住一个单元,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沈阳冶炼厂的一对儿夫妻,于1982年喜结良缘之后,和父母、妹妹同住在“工人村”87栋。父母和妹妹住一房间;他们小两口儿住一房间。按照当时流行的新婚摆设,他们请人制作了立柜、高低柜、沙发、茶几等家具,凑足了“32条腿儿”,还置办齐了“三转一响一咔嚓”: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照相机。这样的家庭,在当时足以令人羡慕嫉妒了。
如今的铁西区“工人村”,早已容颜巨变,令人难辨旧貌。唯有保留完好的楼群和“工人村生活馆”,依然在向人们讲述着“工人村”过去的故事。
- 上一篇:大唐江西分公司总经理张洪一行来哈尔滨电机厂参观访问 2016/12/16
- 下一篇:沈阳电机厂 2016/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