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上海电机厂:一座工厂的“担当”

2016/12/5 11:15:25点击:
近,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上海电机厂、上电公司)的一台电动机安装在国家西气东输工程东段输气管线上。曾经,绵延数千公里的西气东输管线上,每隔几百公里就有一台西门子、GE等跨国公司出品的超高速防爆电机为天然气输送提供动力。如今,这台沪产电动机,是取代洋品牌的第一台。

  如今面对国家能源局的赞誉和找上门来的新订单,上电公司总经理陈明涵常常会想起三年前的场景:西气东输的巨大市场摆在眼前,但揽下国内没人敢做的挑战,万一失败,会不会让企业承担不必要的风险?人们犹豫不决。“成功了是你们的,失败了归我。”关键时刻,陈明涵的一句话,让全公司上下吃下自主创新的 “定心丸”。

  在一些老职工听来,陈明涵的这句话勾起他们的记忆。三十年前,面对广东顺德糖厂厂长的忧心忡忡,老厂长李文华用一句话回答:“万一发生问题,您打电报来,我李文华一定赶到顺德,陪您一起挨扁担。”后来这句被称为“扁担电机”精神的话语,传遍改革开放初期的全中国。

  与共和国同龄的上海电机厂,从来不缺 “敢为天下先”的劲头。翻开泛黄的老相片,意气风发的工人推着新中国第一台汽轮发电机,游行在南京路上向全国人民报告喜讯;全世界第一台双水内冷发电机旁,工人和专家激动得把手拍得通红……罗马不是一天建成,

  一座敢于担当的工厂里,同样凝固岁月。从双水内冷的首创精神,到 “扁担电机”的市场经济闯劲,一点一滴,积淀出今天海派企业的性格:从不在梦想前犹豫徘徊,从来在困难时挺身而出。

  世界第一台

  1958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时,电力供应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为此,国家要求上海电机厂制造更多的汽轮发电机支援工农业生产。

  这个百废待兴的年代,成立短短8年的上海电机厂厂房简陋,设备落后。制造汽轮发电机需要转轴和护环,这两个重要部件当时国内生产尚未过关,须从国外进口。人家给几根转轴、几套护环,就只能生产几台汽轮发电机。

  在这种情况下,满足国家对电站设备的需要,只有在冷却介质和冷却方式上想办法。冷却介质分为空冷、氢冷和水冷。空气冷却效能最低,氢气冷却比空气冷却高3-4倍,水冷比空冷高40-50倍。冷却方式上有内冷和外冷之分,内冷效果又比外冷为好。但是在制造技术上,水冷比氢冷困难,内冷比外冷困难,特别是转子绕组水内冷,世界上还没有先例。

  1958年7月3日,上海电机厂成立由副厂长、总工程师孟庆元领导,由汪耕为组长,多名技术专家组成的双水内冷设计小组,挑战世界首台的任务正式展开。

  当时厂里一没有现场技术资料,只有薄薄几页介绍内冷的文章;二没有实物可以参考,只有浙江大学的试验模型;三没有专家指导,一切得靠自己摸索。设计工作全面启动后,从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到工人群众,所有人都竭尽所能贡献智慧。遇到技术问题,设计人员在厂门口贴出征求解决方案的“大字报”,“问计”全厂员工。当年7月底,世界上第一台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设计基本完成。

  设计关过了,制造关迎面而来。上海电机厂老式皮带车床还在转,起吊能力只有50吨。生产工人经验缺乏,加上原材料质量较差,做出来的零部件一度十分粗糙。

  以薄弱的工业基础冲击世界高峰,必然遇到种种挫折。制造中遇到最大问题就是渗漏水。大家请来自来水修理工、阀门管理工、熟悉油压系统的汽车修理工、机床检修工,一边讨论,一边试验。各行各业的能手群策群力,先后试制100多种式样的零件,终于攻下难关。

  1958年10月27日,经过100多天的日夜赶制,1.2万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在超速试验室试车一次成功,成为世界发电机制造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当年12月,世界上第一台1.2万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安装在上海南市发电厂,发电初期发生一些问题被解决后,在南市电厂正常运行34年,直到1993年8月才因机组容量小而被拆除。

  陪您挨扁担

  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最初年代。1981年初,上海电机厂派出大批经营、技术人员,由厂领导带队,分赴全国重点城市、厂矿企业和基本用户进行市场调查。

  当年3月,李文华厂长亲自带调查组赶到广东顺德糖厂调查访问。当他看到这个广东最大的糖厂仍然使用落后的蒸汽机榨糖,十分吃惊,也为自己工厂不能为他们提供先进装备而深深内疚。

  当时,糖厂领导和技术人员正在考虑技改方案,却有些举棋不定。上海电机厂提出了在不改变整个轧糖车间工艺流程的前提下,用直流电机代替蒸汽机的方案,讨论后被对方接受。但新设备能不能及时提交?投产后会不会有问题?当糖厂厂长赶到上海探询时,李文华干脆地回答:“保证如期供应,我负责。”但是,糖厂厂长还是不放心地说:“老李啊,您负不了责啊!糖厂开榨以后,农民每天用几百条船运甘蔗来榨,万一设备出问题,甘蔗处理不了,就会烂掉。那时候,几千农民会拿扁担打我们!”李文华听了,仍然信心十足地回答:“万一发生了这种情况,您打电报来,我李文华一定赶到顺德,陪您一起挨扁担!”

  两位厂长的对话很快传开了,大家诙谐地把这批电机叫做“扁担电机”,在它的任务单前面打上紧急订货符号,一路开绿灯。这批电机终于如期交货,并且一次试车成功。在整个100天左右的榨糖季节里,除了由于工人操作不当停过8分钟之外,一直运转正常。

  顺德糖厂技改成功消息,迅速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甘蔗主产地区传开了,订货单如雪片飞来。李文华又和开发部技术人员商量,根据华南环境和榨糖工艺条件,重新设计一种制糖专用电机的系列产品。此后几年,糖厂电机订货量稳步上升,从而使上海电机厂的产品迅速占领南方糖业市场;通过“扁担电机”的考验,全厂更是增强了“以经营为中心”的市场意识,全面迅速地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1983年元旦,万里副总理阅读《解放日报》刊登的“扁担电机”通讯后,有感而发,就《经济日报》创刊撰写题为《赞“扁担电机”精神》的创刊词,他在文中高度赞扬上海电机厂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称之为“扁担电机”精神。文中强调:上海电机厂这种“扁担电机”精神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一个强大动力。如果都能象上海电机厂这样,要实现十二大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冲破国际垄断

  过去十年里,上海电机厂走过的路并非一帆风顺。 “万人大厂”的规模曾是企业的竞争力,但进入新世纪,规模优势变成了日趋沉重的负担,加上国家政策一度限制发电厂新建,上海电机厂举步维艰。

  近五年多来,卸下包袱、专注高端,帮助上海电机厂从困境走出来,并再度成为同行业中的领军者。电机的低端环节、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海电机厂外包给其他企业做,自己轻装上阵,也让许多在行业低谷中陷入困境的企业 “起死回生”。 1万多人的规模,如今缩减到3000多人,产值却增长整整10倍,效率大大提高。

  包袱轻了,但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不占据制造业的高端,老牌国企没有出路。 “如果今天出去谈判,光说我们造过 "双水内冷",胸脯拍得再响,也没有客户会理睬。人家看重的是现在你能做什么?”陈明涵和党委书记宋竞彦如是说。

  在陈明涵和宋竞彦看来,西气东输管线上的这台超高速防爆电机,有点像新时代的 “双水内冷”。虽然它不是世界首台,却是直面跨国巨头重压、打破国外垄断的重大突破。 “我们的电机还没正式运转,西气东输管线上跨国公司的同类产品已经不得不宣布降价。”陈明涵说。

  西气东输工程中,天然气输送管线每隔几百公里就有一个压气站,不断加压加力,以保证天然气长距离输送。但长期以来加压站所需的压缩机配套电机均为西门子、 GE等跨国公司垄断,在线运行的关键设备全部为进口产品,采购价格极为昂贵。按照中石油的说法,一条投资数千亿元的西气东输管线,仅设备投资就约是24架波音747飞机 (每架飞机约3亿美元)。国家在审计西气东输项目投资时,就发现投资过大,设备维护费用极高,必须尽快使核心设备实现国产化。更何况西气东输管线的加压站维系着庞大工程每天的正常运转,关键设备能不能国产化,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

  此时,上海电机厂经过技术创新,早已脱胎换骨,现代化的空调车间、世界一流的自动化设备、严格培训的技术工人……一切条件与研制“双水内冷”有天壤之别。但摆在上海电机厂面前的困难依然巨大:国内没人做过,国外技术垄断,相比当年,如今市场经济中的失败,会让前期巨额投入血本无归。

  提速是 “西气东输电机”研发设计团队遇到的最大难题。常规电动机的转速基本以每分钟3000多转封顶,西气东输的电机却要将转速提升至5040转,如此高的转速,其转子外圆的线速度,比空气中音速的一半还多,任何一个零件的飞脱,就是一枚 “子弹”。国内缺乏可供参考的理论数据基础,甚至在原材料上也无从挑选。因此,从技术路线设计开始,每一个环节都是从零起步。

  艰苦卓绝的研发制造过程同样没变。当年老厂长把铺盖带进车间,如今也有工作人员为了西气东输电机项目,特地在工厂附近租下房子,暂别家人一人独居。有人上下班转4条地铁,每天5点出门,晚上10点以后回家。有位职工的妻子三番五次地生气 “吃醋”: “有了西气东输这个 "新欢",你家都不要了。”

  “共和国最需要的时候,就是我们挺身而出的时候。”如今,上海电机厂的职工依旧把这句话放在心头。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奋战,西气东输国产天然气长输管道关键装备的首台突破终于实现。 50多吨的电机,只有两样零部件采用进口,其他全部自主开发。由于我国天然气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根据国家 “十二五”规划,天然气长输管道在西一线后相继有西二线、西三线、西四线、陕京三线等,产品应用前景广阔。上海电机厂表示,未来几年内,对于国产高端电机的需求将成为创新转型的崭新市场。

  当代弄潮儿

  近年来,上电公司国内市场份额连年保持在25%左右,销售规模、实物产量等指标处于行业前列。然而,上电公司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因为他们看到行业内竞争者在变强,大型民企、国际强手强者逾强,优胜劣汰更为激烈。

  如何保持优势,从何寻找新的竞争力?目前上电公司正努力向四个新方向转型:从技术引进型向技术创新型企业转型;从高碳能源产业产品为主向低碳绿色能源产业产品转型;从本土型向国际型转型;从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并举转型。

  随着自身水平提高,国外企业对技术输出的限制越来越多,上电公司意识到,惟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做强做大。去年,上电公司依靠自主创新,完成新产品试制26项,科研项目17项,新增专利授权54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近年来除了西气东输电机这颗 “皇冠上的明珠”,上电公司还自主研发制造了国内最大功率17MW正压型防爆异步电动机、国内单机最大容量25MW异步电动机,国内最大功率36MW无刷励磁同步电动机、国内首台取代西门子产品的输油管线2000kW 2P自润滑防爆电机等等一大批代表行业先进水平的标志性新产品,为重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和国家经济安全作出贡献。最近,上电公司又研制成功2100kW 6P高速永磁电机,该电机的研制和试验验证,证明上电公司已具备永磁电机的设计制造能力,为企业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

  在新能源领域中,虽然核电项目暂停,但上电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开发从未停顿,在常规岛海水循环泵、凝泵电机,棒电源机组电机等环节,保持核电制造优势。在绿色能源领域中,上电公司完全自主开发完成1.25MW-3.6MW多种风力发电机,开发研制能力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后期还计划开发更大容量风力发电机和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

  目前,上电公司还是比较本土化的企业,但企业管理层已经看到国内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国际市场势必成为将来国内企业角逐的新战场。去年上电公司在越南设立商务办事处,今年计划依托其母公司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在印度成立分公司,将产品打入印度市场。上电公司表示,目前已在加强与国外主机厂的合作,建立和发展国外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点,逐步形成海外营销网络。

  去年上电公司在国内成功组建两家服务中心,为其周边地区企业提供快捷的技术服务和电机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这标志着上电公司的服务业从被动向主动转型,从放射式向网络式转化。上电公司介绍,接下来将逐步在国内重点区域组建特约维修中心,发挥上电的技术优势,实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在给用户 “贴心”、 “贴身”服务的同时,实现自身服务产业的新突破。

  大事记

  1954年 制造成功我国第一台六千千瓦空冷汽轮发电机,安装于安徽淮南电厂

  ,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汽轮发电机的历史。

  1958年 研制成功世界第一台一万二千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安装在上海南市电厂。为此,在上海电机厂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江泽民同志亲笔题词:解放思想,发扬双水内冷电机的首创精神。

  1969年 制造成功国内第一台十二点五万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安装在吴泾热电厂。

  1971年 制造成功国内第一台三十万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安装在望亭电厂。

  1979年 国内领先的七千千瓦八十极最大立式同步电动机在江苏皂河泵站运行

  1981年 顺利交付广东顺德糖厂一批急需的替代老式蒸汽机的榨糖用直流电动机。为此,国务院万里副总理在《经济日报》创刊号上发表创刊词《赞“扁担机”精神》。

  1997年 国内最大的一万五千千瓦五十二极同步柴油发电机在昆山巴城调峰电厂运行。

  1998年 国内领先的百万千瓦级火电厂用六千千瓦十八极循泵异步电动机在北疆电厂运行。

  2007年 国内领先的一万二千千瓦变频调速同步电动机在青山控股集团公司运行。国内输出力矩最大的九千五百千瓦十六极变频调速同步电动机在首都钢铁公司运行。

  2008年 国内单机最大容量二万五千千瓦异步电动机在广西柳州钢铁公司运行

  。国内领先的九千三百五十千瓦直流电机在上海电站临港工厂运行。

  2009年 国内领先的输油管线用二千千瓦二极防爆无火花型自润滑异步电动机在中国石油管道沈阳输油气分公司铁岭输油站运行,打破了进口电机在国内输油管线的长期垄断。

  2010年 研制成功国产首台核电1E级六千三百千瓦应急柴油发电机。该产品荣获二零一一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银奖。试制成功国内领先的三千六百千瓦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国内最大功率三万六千千瓦四极无刷励磁同步电动机在广西柳州钢铁公司运行。

  2011年 研制成功国产首台二万千瓦二极超高速防爆变频调速同步电动机

  。投运于西气东输西安高陵压气站。

  2012年 研制成功国内最大功率一万七千千瓦四极正压型防爆异步电动机,安装在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

  岁月留痕

  攀登世界科学技术高峰的一项重大成就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已由上海电机厂首先创制成功。

  一九五八年十月,上海电机厂在许多兄弟单位的协作下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一万二千鸈的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一九六年,又制成了容量达十万鸈的。现在正在考虑试制更大容量的这种发电机。到目前为止,上海电机厂先后制造的一批这种发电机,已在全国十七家发电厂正常运行了将近三十万小时,发电三十亿度以上。经过长期考验,证明质量良好。

  1965年4月29日解放日报第1版 《我国首先制成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节选

  三中全会提出的正确政策在广大农村落实以后,南方各省甘蔗产量大幅度增长。原有的几百个糖厂赶不上这种发展形势,急需技术改造。上海电机厂厂长李文华从刚刚由直流电机设计组副组长岗位调到经营服务部的郑德清工程师那里得到这个信息,马上亲自赶到广东顺德糖厂调查访问。当看到这个广东最大的糖厂至今仍然使用落后的蒸汽机榨糖,他十分吃惊,也为自己厂不能为他们提供先进装备而感到深深的内疚。

  1982年11月29日解放日报第3版 《李文华和 “扁担电机”》节选

  撰文:徐蒙 摄影:沈家善 设计:吴名遂

  作者:徐蒙 沈家善 吴名遂来源解放日报)